近日業界盛傳碧桂園將自行生產整裝衛浴,結合萬科前段時間的同一動作,以這些開發商的市場占有率,一旦自產成為趨勢,以零售為主的衛浴行業將面臨大洗牌。對傳統衛浴企業來說,怎樣迎接這一波趨勢,將直接關系著企業的生命。
碧桂園在111個項目推廣SSGF工法,整裝衛浴成標配
碧桂園自產整體衛浴的消息并非空穴來風,在4月披露的2017年度報告中,碧桂園透露目前正在111個項目推廣全新SSGF建造技術工法,成熟后將在更大范圍內使用。
SSGF包括多項核心工藝,可在提高建?質量的同時有效縮短建?工期、節能?排。作為家居裝修的重點區域,衛生間自然也被囊括其中。據了解,SSGF工法下的整裝衛浴底盤一體成型,通過工廠化生產,現場可整體吊裝或現場拼裝。
碧桂園整裝衛浴
根據碧桂園的估算,以2016年為例,如果中國大陸新開工房屋都使用SSGF工法建造,可節約相當于兩倍上海面積的森林、70萬人的年用水,減少相當于全球航空業二氧化碳的年總排放量,和5倍珠江的年總排沙量。
在推廣SSGF之前,碧桂園就開始為一些樓盤如精裝公寓等引入整裝衛浴,但里面大多分散式的采用多個品牌的產品。如果SSGF工法成為標配,碧桂園不但能縮短交樓期,還能節省材料采購成本和溝通成本,一舉多得。
萬科5+2體系成型,傳將自產整裝衛浴
去年7月,業內傳出萬科將在珠海注冊公司,自行生產衛浴產品。據稱新公司生產基地設在佛山,占地面積約40畝,主要用于生產整裝衛浴產品。
據了解,萬科在國內是較早引入整裝衛浴的開發商。基于工業化趨勢的判斷,萬科從2009年開始在一些樓盤內引入整裝衛浴,近幾年加速推廣。萬科2016-2017年度計劃采購整裝衛浴5萬套,接近2014年萬科交付新房總量(12萬套)的一半,可見其推廣整裝衛浴的決心。
最近萬科大力推行“5+2”體系,包括五大建造方法及干法地暖、整裝衛浴兩大裝配式應用。萬科和多家專業整裝衛浴企業均有合作關系,包括科逸、禧屋、鴻力等,在資源上有著較大優勢。今年5月舉行的沉陽建博會,成為萬科“5+2”體系的首秀舞臺,其中整體衛浴成為一大焦點。
萬科在沈陽建博會展示的整裝衛浴產品
除了碧桂園和萬科,國內多家開發商相繼涉足整裝衛浴。例如北京城建也大力推廣裝配式建筑,還和前不久剛收購北京東陶30%股份的金隅集團達成戰略合作協議,預計其包含整裝衛浴的樓盤不久后將投入市場。
部分企業積極求變,擁抱整裝衛浴
整裝衛浴熱潮背后是裝配式建筑的政策利好。截至2018年7月1日,全國已有31個省份出臺裝配式建筑發展規劃,其中26個省份已出臺相應補貼政策。熱潮涌動下,部分衛浴企業紛紛擁抱整裝衛浴。
有自己做的,例如海鷗、惠達等。
海鷗在整裝衛浴上布局多時。作為較早上市、以出口為主、且擁有摩恩、得而達、高儀、科勒、漢斯格雅、樂家等客戶的海鷗,近年的動作多圍繞整裝衛浴展開,包括籌設整體衛浴實驗室、收購四維和有巢氏、更名等。如果說海鷗是傳統衛浴企業較早向整裝衛浴企業轉型的企業,大概沒有人會不同意。
海鷗有巢氏Hestia系列整裝衛浴
今年在整裝衛浴上發力最大的是惠達。5月下旬,惠達宣布擬設立“惠達住工”,并分期投資10億進行產能建設,投產后每年能生產50萬套整裝衛浴產品。有業者認為,惠達的入局可能涉及和碧桂園的“特殊”關系。今年3月,碧桂園京東區域與惠達黃各莊項目完成簽約,同月,惠達作為唯一一家衛浴企業,獲碧桂園頒發“2018年度供應商”獎項。作為與碧桂園有近10年合作關系的惠達,進軍整裝衛浴領域后在渠道上的資源可能較其他“貿然”進入的企業要多。
惠達整裝衛浴計劃
值得注意的是,在整裝衛浴領域,國內已存在科逸、禧屋、廣州鴻力等極具實力的企業,它們和一些大型開發商都有合作,如科逸、禧屋供貨萬科、綠地等,廣州鴻力和萬科也有合作關系,更不要說驪住等國外巨頭也在銳意進入。所以,傳統衛浴企業進入整裝領域,可能面臨的第一個挑戰就是來自這些企業。
也有參與著做的,例如益高、貝朗、摩恩等。
眾所周知,除了管道系統業務外,聯塑集團近年開始發力建材家居業務。2013年,聯塑集團將益高衛浴納入麾下,擴充衛浴業務。據透露,聯塑近段時間正在開展裝配式業務,而作為集團的一員,益高也會參與其中,“彎道超車”拐進整裝領域。
此前,也有企業為開發商的裝配式建筑提供衛浴產品。在碧桂園的一些精裝樓盤,貝朗和摩恩的產品都是常配。或者有人可以將此理解成傳統的工程采購,但這些產品的確存在于裝配式衛生間內。
在政策的推動下,整裝衛浴漸成主流,傳統企業利潤被壓縮,行業洗牌一觸即發。有實力的,資本雄厚的,或者“靠山”強大的,在時代的激流中容易生存下來;實力弱的,拒絕求變的,沒“大腿”抱的,會被市場無情淘汰。弱肉強食,適者生存,是自然界的無上法則,也是行業的游戲規則。